欢迎访问本站!

个税App,巨大变化

财经周刊 2024-07-11 09:35:33157互联网越女事务所


图:Simon Bailly

这是个税App的一小步。

可能是未来我们生活变化的一大步。

个税App最近更新了,一下子增添了5个纳税项目

在“收入纳税明细”里。

如图——


以前个税App只显示前四项收入,能查到对应个税明细。

现在多了后面的五个。

哈哈。

个人收入,一网打尽。

很奇怪没人科普这件事。

我来聊聊吧~~

这个更新应该发生不久。

估计最多才1、2个月吧。

在此之前,个税APP只能查询前四种收入的纳税情况。

这四种收入,有很强的打工人色彩。

我们交个税时,公司先按月或按次来预扣税款;把税后的钱发给我们。

这笔先扣的钱,它是一个预估值。

可能会不精准。

第二年在汇算时,再把过去一整年的综合所得收入都汇总起来。

再核一个准确的税。

然后多退少补。

所以——

当初个税App诞生时,其实用途比较单一。

就是为了方便打工人们做汇算清缴。

所以这前四项是必须展示的。

但现在好几年了,它还是只展示这四个,就太片面了。

个税App就变成打工人专用App了

其实除了工资、劳务收入——

个人还会有一些其它类型的收入。

比如说,买彩票中奖的偶然所得;

比如说,债券每年的利息、股票的分红、房子的租金收入...

比如说,个体户的经营所得。

这些都要交税的。

包括存款利息以前也要交税,现在只是暂时免征了。

上面提到的很多税,挺多人也在交。

只是交得糊里糊涂的。

以及——以前这些在个税App里也查不到。

所以这次更新,就是巨大变化了~

很多都可以查询到了。

把个人作为一个整体,把你全口径的收入都展示在App上。

一网打尽。

对我们来说,全口径个税都展示,肯定是更方便了。

方便一键查询。

比如我前几天说,我抄底了一个龙湖债,交了20%的利息税。

以前在个税App上查不到。

仅能在券商App上查到

今天看了一眼,个税App上也显示了:


也算是一叶知秋吧。

APP的改版,本就是为了预留优化路径嘛。

这体现 了一个 思 路 :

个人财产性收入,未来可能会受到更多关注。

以前个税经常被人说成——

打工人税。

打工人起早贪黑卖身卖艺,最高要交45%的个税;

但资本反而不用交啥税。

比如卖房所得,个税最高 是20%;

比如 存款利息、理财炒股的收益,目前都是暂免收税的。

“劳动重税,资本轻税”

有人觉得不公平。

财新周刊最新的封面报道《酝酿新一轮财税改革》,就提到一个细节——

“一些学者建议,将财产转让所得等收入纳入到综合所得,这样最高税率将从20%上升到45%”

怎么感觉这建议有点不太对味呢...

合着咱们打工人上班时按最高45%交税,好不容易攒了点钱炒股理财、出租个房子啥的,还要按45%来交?

当然啦,以上仅仅是一个建议哈。

不一定成真。

但——

看这次更新,是把 个人的所有 收入都汇总到了个税App里。

有规范 征 收的趋势了。

种种迹象, 未来的个 税改革 ,未必不会走向“统一征收” 这 个方向 哈。

哈哈,只希望细节不会那么简单粗暴吧。

正好再做一个科普小tips:

退补税。

什么情况下可能补税,什么情况下可能退税。

每年汇算清缴时,都有人或窃喜、或哀嚎、或茫然。

为什么我要补这么多税?

为什么国家给我退了这么多税?

两种常见情形哈~!

1)换工作了,容易造成补税。

比如我上半年在A公司上班、扣税。

下半年换了一份工作,B公司又从零 开始重新报税,又从最低档位开始扣税了。

但个税 是按一整年收入来算的。

第二年汇算清缴时,很可能要补交一大笔钱了。

(大概率哈,当然也会有例外情况)

2)做副业有副业收入,容易造成退税。

比方说,你给某公司干点零活,对方按笔支付劳务报酬。

它一拍脑门,大概率是先按20%给你报税了。

到第二年汇算时,抵扣来抵扣去,其实你整体收入只需要交3%的个税。

20%属于多扣钱了。

这时候国库会再退给你。

核心的原因是“先预扣,再汇算”的计税方式,所引发的。

(大概率哈,当然也会有例外情况)

Copyright © 2020-2022 创经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: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本站用户以任何形式上传、发布于本网站的信息内容,为用户个人行为,仅代表用户或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任何透过本站网页链接及得到之资讯、产品及服务,本站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网站管理员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备案号:鄂ICP备2022018880号-1 联系方式: